22到28岁的你在做什么,想做什么?|yulaoda.com

简单讲讲你的经历,说说你认为这个阶段你做过的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和更多的人分享,结识更多的朋友。

冯陵,科技宅

其实我今年刚25岁,22到28岁,才刚刚过去一半。 22岁,进入大四,仍然处于比较迷惘的状态。这种状态其实从进入高中起就一直持续,在22岁那一年,尤甚。

现阶段最渴望的,就是做出一款真正能让用户认可的有价值的产品,证明自己。

有时间,我会总结一些跟随老板创业以来的一些感悟,如下:
1、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至关重要。

对此,我在第四条感悟中有所阐述。

2、光有好点子没用,最关键的是执行力。

执行力能把好的点子转化成能真正为用户,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产品。好的产品改变世界;好的点子,仅仅是点子。

3、入对行,跟对人,真的很重要。

我至今认为,这是我听到的最有益的建议,没有之一,这是我跟随老板创业以来,感触最深的一点。

4、刚从校园踏入社会的学生,通常不适合即刻开始创业。

创业需要一段持续的沉淀。对资源的全面协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不过,跟随别人创业,不是一个坏的选择,这不是在忽悠你去创业。在创业团队,通常 需要多面手,你有机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施展才华,最终发现你真正的兴趣所在。这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人格适合什么职业,自己不合做什 么。一旦认清了方向,这将是你此生最大的收益,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尽情的发挥你的潜力。巴菲特说,他此生最幸运的 是,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发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并坚持至今,才成就了他的今天。许多人早早就在预设的岗位上按部就班,成为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 母,直到闭眼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如果你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加入一个高速成长的创业团队,对你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相对于进入比较成熟的公司的人,你会在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等方面教他们有所欠缺。我自身就是初一毕业,就加入了创业团队,开始野蛮 生长,至今感觉很多地方都相当欠缺,特别是还没真正做好一个执行者,就开始向管理者转变,这一点对我造成的瓶颈,极有可能在后面爆发出来。

5、通多门,不如精一门。

这既是我的经验与教训,也是对自己的忠告。我一直自诩杂家,博而不精,浮在水面。从业以来,更是不断面临各种诱惑:既想专业PS技术,希望能亲自操刀设计 唯美的产品UI,又希望学习前段开发, 学习html5/css3等新潮技术;还希望自己会编程,能更好的与技术深入沟通;更不要提英语、数学、量子物理、历史、心理学……太多东西要学。

我也曾面过不少技术人员(技术部老大长期远程遥控,我只好越俎代庖)。发现有太多的技术人员,既会PS,又会页面生成,还声称精通JS/ jQ/Ajax……,更精通Php / Java …… 牛到我恨不得他马上就上班,但最终实操时,却几乎没有对得起简历上的几个字的。学的倒不少,真正谈得上精通的,太少了。西部地区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很多 程序人员,连在别人的程序上做二次开发都磕磕碰碰,宣称技术靠谱的,也就是能做得熟练些而已,能自主开发东西的都不多。学那么多东西,真不容扎扎实实专研 一门。 记得上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奇人,一开始就是个民工,半路出家自学技术,一开始想学编程,最后听从朋友劝告,转向前端开发,从建站做起,一直很刻苦,专注,JS特效用的炉火纯青,最后进了互联网三巨头之一,别人一两天完成的特效,他有时候十多分钟就能搞定。很多人包括我,都应当以他为榜样。

6、跟随你内心的声音。

7、想要创业,先组建一个靠谱的团队。

8、技术外包是创业团队噩梦的开始。

张亮-Leo,盛付通平台产品管理

22-28,恩,22岁刚好大学毕业。28岁,就是现在。

2005年22岁,确定了自己一定要和现在的未婚妻在一起,所以义无反顾,来到上海,她读研究生,我做互联网青少年社区的小编辑,拿着2000元不到的工资,住在棚户区的石库门房子,做好职业规划,但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2006年23岁,从一个小网站编辑,变成了一个游戏、动漫两个频道的责任编辑,自己的工作BLOG,完成了百万点击。

2007年24岁,由于勤于内容合作,摇身一变,成了对外合作项目经理。因为察觉公司存在很大的风险,在达成与淘米摩尔庄园的合作后,开始寻求转变。

2008年25岁,跳槽到盛大,负责盛大积分的版本控制和活动运营。面试时对着当时不知道她是CEO的CEO,坦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要在30岁之前成为部门经理,要在35岁做到中心总监,40岁前做到CEO。

2009年,26岁,和领导谈心,确认自己未来的发展重心会转为产品策划——那时候,还不流行产品经理的说法,2008-2009年,盛大积分最鼎盛的时间,人丁兴旺。付了首付,在上海的郊区买了房。

2010年,27岁,学习产品设计、参加产品培训等等。

2011年,28岁,做了主管,拒绝了几家公司的offer,却在领导离职后,成为了部门负责人,虽然还没有达成经理这个头衔。同时,考虑换公司,呵呵。同时预备着明年结婚。

懒聪

22岁毕业,在一个公司呆了4年,并没有什么傲人的成功,只是利用空间去换时间,可以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有时间了,还能出去旅行。

本人不相信什么职业规划,只相信感觉不对了,就要离开。

现在着手准备离开这家国企,告别这种安稳的生活,书读多了,或许有点认死理吧!

毕竟我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理想是什么,要去到那里,所以我并不很迷茫。

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爱情,挺遗憾的,但我会一直寻找下去,直到遇到为止,不管年岁几何。

这几年又有所失有所得,每一年都对自己很重要,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朱涛,关注无线互联网领域

看了类似的几个问题,也都有回答的想法,可是想回答好不易(或者说看到的人觉得有趣或者有所助益),有了这个邀请,而且时间跨度也挺大的,不妨在此作答,算是对这一类问题的一个说明。

22岁,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初始复试,4月份得知了进入中科院软件所进行研究生学习的机会终于成真。这个过程,我后面反思和总结,得出的结果是:有一定认 知的人,当他们是决定你下个人生走向时,你所应展现的是除了业务的一定水准(并不一定太高)外,更加重要的是对于这个领域的热爱(发自内心的)和踏实地追 求(自发或者参与他人的实践,哪怕微不足道)。22岁毕业时最期待的工作是华为这样4500左右的工资,无它。

22-25,3年的研究生生活。这也是目前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那以后,每当有人问我有关考研择校的问题时,我就给他首推北京(想必上海,广州也 类似),学习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种思考方式的转变。4年的生活,让你发现其实相比于自己的老家(我的在西安),原来中国还有一个更加文明的处所(想 起了一个故事,记得是07年第一次去清华校园,转悠在这偌大的学校中,看到了一幕:3个似我不熟清华的学生状年青人问一个头发花白似教授的大爷怎么去二校 门,大爷刚开始好像没有记起来,或者已经忘了,年青人走了有30多米远时,大爷似又想起然后迈起不矫健的双腿跑向了年青人……),还有那数不清地为自己的 一个小想法在几十平的小屋没日夜奋斗的同龄人,还有玩了不觉得坑爹的若干景点,还有热心于分享交流的志同之人,等等等等。总之,当你再次回到家乡(我已经 回到家乡)时,你会发现各种的不适应和不满意,可是至少你知道我还能独善其身。其间,学术谈不上有多少成绩,只是在平常去做一些兼职,去参加一些分享的沙 龙,去体味着近代影响中国最大的城市气味,末了在研三时终于以兼职的收入在老家按揭了一个不大的房子。毕业时,没有去跑校园招聘,而是直接投入到了一家社 交游戏创业公司,不为了那不高的薪水,只是想学习一些第一手的经验。

25-26,当然我还在26岁这个范畴内。在这家创业公司一直工作到了今年(2011)年的6月,离职也很简单,老板的决策过程与自己的思路完全相左并且 没有改善的预期。6月初回到西安,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创业过程,做了1款上线的产品,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在10月底中止。这其间也让自己学习到不少东西,譬 如团队成员的挑选,执行力的量化,成本及各种风险的控制等。时机是重要的,但最终决定成败的还是团队,即使机会窗口完全呈现在你面前,不成熟的团队也会临 门而不入。所以,团队解散后的我开始反思自己,当前自己最缺少的是更深层次的历练,以及理解趋势的能力和趋势的“变现”能力,这一者是知识层面的学习,一 者是管理层面的认知,非一日能练就而成。当下,我依旧在西安的一家创业公司中,当然角色是不同的,我当下主要负责的技术,和创始人的沟通和在日常的交流和 相处中看到他处事的方式,也自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记得自己在大学时学习英语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一人的路上用英语向自己描述路上的所见所闻,当然是细声的 默读,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个例子想说的是无处不可学习,无人不值得学习。)

26-28,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为自己将要出生的孩子准备些必备的物质条件,不强求的心态+百分百的努力,至于最终的结果只要其间的过程没有遗憾就可以 了。(对于一件事没有遗憾我的定义是对这件事尽自己最大能力去达成,结果只是附属。)社会的种种是有越发真切的认识,无从改变环境时,尝试去更好的环境, 没有能力离开时,适应但不苟合环境可能是当下(28岁前)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