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揭秘|老大网络www.yulaoda.com

关于小米这家神秘公司要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的大起底。

小米是一家奇怪的公司。

作为创业公司,它竟然有7个联合创始人,来自微软、谷歌、摩托罗拉等5个不同的地方。这些公司所做的事、做事的风格、流程,甚至气质都大为不同。表面看来,光是“多文化”的融合,就够这家新生公司头疼了。更何况,大家还都是“主事人”。

这还不算。作为一家成立才1年多的创业公司,小米并不算知名企业,但它招聘的标准比微软都高。它不仅要求应聘者是好工程师、业内精英,还要求他们必须要有创业激情和人生理想,“不仅要工程师的身体,还要他们的灵魂”。

如果拿现在一般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标准来比较,小米是个绝对的异类。这家创业公司从最初“开班”的14人到如今超过200人,几乎没有一个应届毕业生,平均年龄30岁,大都拖家带口,是个不折不扣的“中老年团队”。主要创始人雷军,知名职业经理人,知名天使投资人,如果排除20年前在大学时的创业经验,小米公司是他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创业”,时年41岁。

更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团队还确实富有激情,有着很强的极客精神。洪锋,前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每天高强度工作之后不去睡觉,利用休息时间窝在会议室里鼓捣机器人玩;黎万强之前是金山词霸总经理,进入小米之后,加班重新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还创造过43小时不睡觉的纪录;黄江吉曾任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加盟到小米后,不仅负责搭建工程团队,带头研发,还要负责工程师的招聘工作,甚至还作为“米聊小秘书”,充当了米聊这一产品刚发布时整整一周唯一的全勤客服。

但最奇怪的还不是人,而是事。在外人看来,小米最初始的基因、能调配的资源、最擅长做的事,都应该是在软件和互联网这个圈子里。但雷军从金山、卓越、UC、多玩和凡客一路走来,最终告诉大家,小米公司其实只有一个最大的目标,那就是做智能手机,做出世界级的好手机。

做手机!这个最令人奇怪的地方,才是最终穿起之前一系列“奇怪”现象的主线。一群抱着极客精神追求极致、同时也享受折腾的人、一个想做点事情的“中老年创业团队”,难怪做派会与众不同。

那么,他们理想的实现与商业的成功,能否同时达成?

迂回路线

虽然小米的目标是做手机,但是脚下行走的路线却是一场软件与互联网的大迂回。

目前的小米公司有3项最主要的业务:

MIUI,基于Android的ROM,即在Android基础上优化开发的主程序操作系统,由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黎万强和黄江吉负责;

米聊,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跨平台即时通信应用,由联合创始人洪锋和黄江吉负责;

最后就是即将发布的小米手机,一款定位在“发烧”专业人群的顶级智能手机,由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周光平、刘德和黎万强负责。

其中,周光平长于硬件、刘德长于工业设计、黎万强长于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黄江吉长于软件工程、洪锋长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发和产品设计。在这5人之外,董事长兼CEO雷军与总裁林斌,构成了小米公司管理运营的“双核心”。

如果只是简单为了做手机,这绝不是传统上应有的核心人员配比。但是,如果先不去考虑小米做手机的逻辑,而是从小米最初是如何建立与运转出发,就会发现对这家公司而言,这或许是它走向做手机这个目标唯一的路线选择。

2010年,对小米这家公司,业内的传闻大多是这个样子:“雷军从谷歌、微软挖了好多厉害的工程师,所有人玩命干,陆续做出了好多软件。”了解小米的人非常少,而几乎所有人的印象都是雷军这家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和软件上有大抱负。

根据公开说法,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而更准确的时间点是在2010年4月6日,小米正式搬进了暂时属于它的第一个办公室——位于北京中关村的银谷大厦,此时包含一个前台在内,公司总共14人。

小米公司最初的一班人马,绝大多数是做软件出身。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它首先以软件项目的“豪华阵容”夺人耳目,给了大家现在看来错误的第一印象。

这样的一批人要做手机,注定了必然要走一条很长的路。在成立之初,小米的行动规划也确实如此:先从最擅长的软件(应用)开始做,试试水,做完移动应用看情况,再开始做操作系统,然后从操作系统再到做手机硬件。

尽管这样的路线由浅入深,从逻辑上也说得通,但移动应用和智能手机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事先,就连雷军对它是否能成功也不太拿得准。他后来对《商业价值》开玩笑说:“我们为什么一直很低调?因为我们当时想好了,事情如果做成了就成了。万一做不成,我们就说自己从来没做过!”

无论如何,小米已经启动,开弓没有回头箭。从第一步开始,就这么十来个人七八杆枪。短短两个月,小米一边招人,一边相继开发出了“小米司机”、“小米分享”等应用。

这时候,规划中第一个变数出现了,只不过它看起来似乎是好消息——到6月份,小米的移动应用产品得到了超过预期的用户认可,成长很快;而他们也发现,第一步似乎走得比想象中顺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初的创始团队商议决定加速前进:提前启动操作系统项目,并开始组建手机硬件团队。

操作系统要怎么做呢?小米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自己开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在他们看来,首先,操作系统难度较大,以公司的规模和能力来看还不可行;其次,对小米来说,全新操作系统意味着必须找到手机硬件厂商合作,没有硬件就没有用户,这条通往用户的道路过于曲折。更重要的是,小米必须花最小的气力来得到最大的用户数,并从用户反馈中不断汲取经验与力量,为达到“小米手机”这一目标打下尽量坚实的基础。而在此之后,小米手机在应用和功能上必须足够丰富,不能只做小众。

小米想得到手机操作系统经验、尽可能多的用户、手机专业用户的认同度;小米拥有一群产品设计和执行能力强、能把东西做到极致的工程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Android操作系统成为小米几乎唯一的选择。而从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开始,针对用户量足够多的Android机型开发ROM(主程序内核),小米一方面不断深化程序与手机硬件交互,一方面不断优化服务与用户交互。在软件应用创新、软件开发模式创新的同时,摸索硬件的大门。

小米公司3项主要业务之一——MIUI就此诞生。

如果说MIUI的诞生还属顺理成章,则小米的硬件团队组建就需要一些运气了。这是当时的小米最拿不准的地方,也是最为生疏的领域。2010年6月,雷军通过洪锋找到曾一手组建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刘德,不久之后,在见了100多名有丰富硬件经验的人后,辗转联系到了时任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的周光平博士,并一拍即合。当二人接受雷军的邀请,告别当时的工作成为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时,雷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在7月12日的小米公开亮相中,雷军以近乎隆重的方式向媒体介绍,“如果没有刘德和周博士的加盟,我们小米是绝对不敢做手机的”。

随着2010年下半年硬件团队的逐步组建和工程师到位,小米从移动应用、MIUI到手机的链条终于开始了它的完整运转。

小米所走的这条路线看起来实在有点绕。如果就是想做手机,哪怕是顶级智能手机,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找设计师、硬件工程师、供应商、生产商,然后外观、主板、CPU、屏幕、通信模块、感应器,直接磨合做出来呢?简单来看,那才是做手机的路径,与小米做的大相径庭。

但小米想以手机为目标并有所作为,那多半是条死路。不看创业者的经验问题,光看在手机硬件这一长链条上的行业积累,如果直接上马小米手机,怎么和浸淫其中那么多年的摩托罗拉、三星、HTC等公司拼?

虽然雷军和小米团队有着做手机的梦想,但梦想不等于妄想,小米必须有自己真正能够支撑梦想的实现路径,和小米如何成功的产品逻辑。

因此,在这条迂回路线中,小米虽然走得很快,却在短短一年中利用自己的擅长点,积累出了属于自己的优势。如果说,金字塔的顶端是手机,传统手机硬件厂商用自己的经验和在产业链中的资源积累搭起了金字塔的底座,那么,小米也有一个完全不同于他们的底座。

这个底座,首先是在应用和操作系统不同领域中一定的用户积累;其次是对硬件逐渐的感觉与了解;之后则是一套软件应该如何与硬件交互,才能发挥出更大效能、节省手机资源、优化用户体验等的综合方法论。总之,迂回路线使得小米拥有了一个手机产业中没有过先例的“软底座”。

它使得小米获得了一些真正能与手机硬件大厂进行市场博弈的、独特的资本。

用“CSP”重新发明手机

米聊对于小米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解释小米这家公司战略的核心问题。

小米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研究是否能做一个类似叫“小米通”的东西,在人际沟通中实现创新。可在2010年10月之前,工程师们一直未能探索出有别于SMS、飞信和手机QQ等目前市场中产品的研发方向。就在这时候,Kik出现,它利用与手机通讯录的匹配,建立了一种基于联系人真实身份、轻盈但超高即时性的通信方式,同时还打通现有SNS,具有极强病毒式传播的基因。这无疑为小米团队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2010年12月,“米聊”上线。先是Android版,继而是iPhone版,在苹果App Store中排名迅速蹿升至前10位。之后,米聊借鉴Talkbox增加了语音对讲功能,这成为了此产品的“二级助推”。到2011年6月末,米聊用户数在半年时间内达到300万。

如果说,小米之前各项工作的逐渐落实还可以用按部就班来形容,那对小米的米聊团队而言,这无疑于一场竞争激烈的闪电战——时间紧、任务重、变数多。因为米聊这一产品,并不是一个误打误撞的试验品,其实是小米在手机制造的战略大局中,至关重要的点。

回到一开始,当MIUI开始进入研发时,雷军就已经向所有人反复强调:“我们要做一部能打电话的手机。”这句话的意思是,手机最基础的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将是从MIUI开始,整个小米团队需要考虑的首要重点。

但这远远不是将基础功能做好那么简单。雷军看到,手机正在重演PC时代的那一幕:硬件从计算到存储正在飞速发展,操作系统不断更新换代,手机的迭代越来越快,各种人机互动方式也在快速演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还在推动屏幕、外壳、电池等基础研究的持续深入。

可是在手机的日新月异中,某些基础的东西却似乎一直一成不变:通讯录还是之前的模样,很难让人满意;发短信的体验也从未变化;打电话更是延续着从“大哥大”时代过来的习惯,通信的方式难脱身传统。

一成不变的地方,是否就是创新的突破点?

小米公司内部,有一个“生造词”被提起的频率极高,那就是“CSP”——“‘C’指Contacts,联系人;‘S’是SMS,泛指短信和彩信;‘P’是Phone,打电话,语音通话。”黄江吉说。

这3点是手机作为通信工具的核心拆解功能。雷军举例说:“手机通讯录中都有大头贴和照片头像的设置,但是有几个人的通讯录是有头像的呢?因为你不可能成百上千人都去自己拍个照片嘛。但是米聊这样的应用,人人都自己上传头像,如果整合到通讯录,这头像问题不就解决了?”

在雷军看来,手机高速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CSP这样的基础功能反而被忽视了。如果小米能够抓住变化的契机,成为变革CSP的主要力量之一,就一定有机会。

而米聊的出现,让这个机会有了现实的可依附之物。Kik从诞生起就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于“干掉短信”;而米聊将语音、Talkbox式的互动方式串联在一起,进行功能组合,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演进。

300万且仍在快速增长中的用户群,意味着有为数众多的人已经在小米的系统中进行通信。这是一个实名关系社区,每个人在里面的好友列表,就是新的联系人通讯录。

当米聊正式升级成为小米公司3项主要业务之一时,意味着它在小米的蓝图中有了可以匹配MIUI和小米手机的新角色。当使用者越来越多,每个人通过米聊就能联系到越来越多的好友,进而不断稳固自己基于米聊的人际关系,甚至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之前在手机上与朋友的关系层,同时还能细分出不同层级的关系和沟通手段。虽然雷军没有说明,但在他头脑中,米聊与MIUI、小米手机的分进合击,似乎已经有点要在移动互联网上构建基础社交网络的意思。这当然也意味着,米聊将是小米在成为“CSP变革者”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与之对应,MIUI则在操作系统层面,包含着覆盖更广、更加全面的CSP变革任务。比如可以更方便沟通和互动的“超级手机通讯录”,或者能将好友名称作为Tags进行植入的短信群发。在每个细节上,MIUI都正在以改良的方式逐步优化手机的CSP。

如果要画出小米的受众图,最外圈的无疑是米聊,横跨Android、iOS和Symbian用户群,截止到7月底,用户超过350万。

一年之后,MIUI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论坛上主要帖子动辄成千上万人浏览、评论,拥有超过30万人的社区开发者,甚至有许多来自海外各个国家的MIUI“粉丝”形成组织。每当有新版本的MIUI ROM发布,就自行将其翻译为当地的语言版本——这也使得MIUI至今拥有了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版本。MIUI是小米公司另一个面积较小、但用户忠诚度更高的圈。

除此之外,迷人浏览器、小米便签、小米分享、小米司机等应用,则在Android用户为主的区域内,拥有各自的用户圈。

在这些圈的中间交集位置,则是目前还留有悬念的小米手机。

米聊在最外圈不断“捕捉”着用户关系和用户信息,各种应用也在不同层面上充实着这一点。当米聊的ID、小米各种应用的ID、MIUI的用户ID最终合并在一起成为唯一的“MIID”时,每一个小米用户或许就能发现,小米上有了他的实名身份信息、朋友圈,甚至位置和车辆信息——当他从米聊到MIUI,越深入成为小米的用户,就能在小米产品的打通之下,获得超越过往的使用体验。

最终,当承载MIUI的小米手机出现后,每个用户的ID最终与手机号、乃至手机硬件合为一体。像HTC某些社交手机所具有的社交物理按键一样,小米手机说不定会有一个特定的“米键”,直接打通用户的CSP和包括米聊在内的各种应用,并通向整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所构建的新生活方式。

从米聊到MIUI再到小米手机,全链条的覆盖方式将会让CSP的变革来得更加彻底,并让用户过上“米生活”。这或许就是小米所图之局。

雷军的5个判断

为什么雷军会选择自己来做手机?为什么“做手机”这件事,大到能承载小米团队共同的梦想?

在雷军的脑海中,从趋势到突破点,再到小米想要成功可以依赖的关键要素,有一整套完整的逻辑——CSP无疑是雷军所看到的机会中,最重要的可突破点之一,而这套逻辑,也是小米公司之所以会诞生的原因。

雷军有5个产业判断。第1个,是他认为从大趋势上来说,手机将会取代电脑,成为每个人主要的计算中心。起码在现阶段,手机的计算能力正在以超越PC时代的速度提升,而像摩托罗拉Atrix和联想乐Pad这样的移动设备,确实也正向着“取代笔记本”的方向演化——它们只需要插入一个底座,就能变成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低配笔记本。

在此之后的第2个判断,是整个手机工业,通信产品的演变轨迹将越来越趋向于电脑产品。当没有“Wintel”(微软+英特尔)这样的联合巨头垄断之后,全球手机产业在竞争中非常开放。没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压制创新,每一家手机链条中的公司都被激发出了强大的潜力。雷军认为,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中国手机厂商凭借生产和成本的优势,会有真正意义上迈向世界的机会。

这代表着雷军与小米公司对手机未来演进的判断——小米手机要做成什么样子?抓住什么样的机会?成为什么样的存在?

短短几年间,手机从简单的通信工具开始,正在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内核。它的CPU运算能力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从200MHz到1GHz,到双核1.4GHz,不久的将来可能达到2GHz四核——这已经赶上和超过了电脑计算能力的提升速度。这意味着手机不仅将作为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成为获取信息和用户与网络交互的主要通路;还将取代电脑,为人们未来的科技生活提供主要的计算能力。

在雷军这两个判断之下,整个互联网、乃至未来人们生活的价值链将无可避免地越来越向手机迁移。当小米定位于“手机综合能力提供商”,抓住移动互联网到手机硬件,它就将无限接近于这一美妙的未来图景。

也正因为如此,小米所要做的手机,不能是一般的手机,而必须是真正高性能、发烧级、全球领先的手机。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雷军的后3个判断,构成了小米想要达成这一目标的基础方法论。

第3个判断,雷军认为当移动互联网崛起,手机的规则将被重新定义。在他看来,目前所有手机主战场的玩家都还使用着沿袭自“硬件为王”时代的传统规则。但应用驱动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互联网玩法儿将会证明自己将比传统玩法儿更加先进,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这是小米作为新兴公司的好处,它能以全新的互联网方式为法则,对公司架构和产品路线进行搭建与要求。比如,雷军眼中的MIUI应该是一个“活系统”,它能像互联网产品那样,随时接收用户反馈并快速迭代更新。“包括苹果在内,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如果有Bug或者用得不爽的地方,根本没有地方去提意见。”雷军说。传统手机离用户的距离太远,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更新太慢,从互联网的视角来看过于呆板。

而MIUI这一系统的更新周期是每星期一个版本。据黎万强介绍,即便是未来在小米手机上需要追求稳定,小米也将不少于两个月发布一个操作系统版本。

用户有任何反馈,都能直接在论坛中进行递交,MIUI团队则会对每个递交的改进点进行初级判断,并按照优先级列入系统改进的排序列表中。在论坛上,每一个Bug,用户都能看到是由哪个工程师在负责解决,进展如何,需要多少时间,并能随时与工程师在过程中互动。这些Bug的修复和功能改进,将整合进每周整体的版本当中去。

在这样的节奏之下,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当产品拆散到小目标实现之后,发布和改进的过程将试错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在完成用户互动的同时,实际上,所有用户也分层次帮助小米完成了部分研发工作。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例子。比如Facebook,其多国语言版本实际上是将产品结构拆散之后,组织用户来自发完成的。小米的“活系统”也是如此,这是典型的互联网产品思路。

雷军的第4个判断是“回归本源”。让智能手机首先是好用的手机,其次再是智能的手机,也就是将能方便地打电话、发短信定为底线,成为衡量手机的关键标准。这是小米的底线,也决定了当小米在进行软硬件研发时,该如何判断工作的主次,安排工作重心。

在应用、操作系统包括手机硬件的全新设计中,不管是在移动互联网端,还是在手机硬件这一端,对小米而言,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可创新空间。但创新不可能无休无止,也有其应该的限度。而回归本源的意思,就是在充分想象了手机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可以让它成为什么之后,最终还是落地到最根本的需求上来。

对小米这样一家新公司而言,回归本源尤为重要。一切都可以被全新想象,从手机的形状,到使用手机的方式,再到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应用去满足新的方式。这将很有可能让小米在对手机的反思中陷入无休无止的思维漩涡。比如“手机就必须是这样一个方块吗?”雷军这一判断让所有人回到清醒状态——先别管那些没用的,把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做好了再说。

而最后,雷军认为有了这些积累,不管是为了向着价值链的中心前进,还是开放竞争所带来的中国力量的机会,或者用更加互联网的方法全面改变手机之于用户的体验,还是将基础底线定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它们都指向最终的目标——重新发明手机。这是小米做手机想要达到的高度,也是“做手机”能够让所有小米团队的人兴奋和激动的根本原因。

这种重新发明并不是外观上的,而是互联网和软件的“智能”层面。小米在这一图景下的实践路线已经日渐清晰——将CSP作为主要创新点,在不断的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升级中,积蓄可以改变手机通信方式的力量。当应用、操作系统与自己完全可控的手机硬件结合,即可将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创新和优化催生至极致时,CSP创新成为小米手机最大的亮点。在手机硬件上,追求顶级性能(及性价比),一方面用不追求赚钱的优秀手机积蓄用户,另一方面也为软件和操作系统创新在硬件上留下足够的空间。最终,在应用、操作系统和手机3个层面上,都获得足够的跃升力量。

雷军相信,最终很少有人比小米的应用开发团队更懂硬件,也很少有手机硬件厂商能够比小米的硬件团队更懂得与软件结合。

成功的条件

知易行难。小米所做的事从未有人完成过,没有任何可供参考借鉴的完整模板。而即便到了今天,小米手机即将发布的关口,已经解决了许多困难,但仍然还有许多风险等待着他们。

首先就是硬件隐忧。

与软件不同,手机硬件是另一个链条更长、更加传统并难于变化的行当,这本就是小米的陌生领域。更何况小米将手机产品的目标定得很高,这更是成倍增加了难度。“我们手机的所有供应商,都是全球最顶级的,苹果公司的供应商。”雷军说。但他没有说的是,“顶级”背后意味着他们啃下了多少硬骨头。

最顶级的供应商,不管是摄像头还是触摸屏,它们的共同点是从来不缺买家。在一个完全的卖方市场,靠钱已经解决不了问题,更要有诚意、努力以及技术实力,还有卖方提供的产品能否与自己时间表契合的控制力。谈到这一点时,同时在负责MIUI和小米手机的黎万强并没有说太多。他只是半开玩笑地说道,“如果早知道做手机有这么多困难,当时我们肯定不会选择来做这件事。也就是不知道,无知者无畏”。

因为小米要求所有的配件都是最新的产品,事实是当有一些产品拿到时,甚至连驱动程序都没有。供应商提供驱动程序需要3个月之后,小米等不起这个时间,于是手机硬件生产中少有的一幕出现了——小米将产品拿回来,自己不断测试,研究驱动。“这就像是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找开关。你不知道开关在哪面墙上,你甚至不知道开关的大概方向在哪边。你会陷入完全的无知状态,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尝试。”黎万强说。

手机质量控制上的考验也不小。通信测试、屏幕测试、按键测试,各种各样的实验需要各种各样的实验室与环境。虽然周博士和摩托罗拉来的工程师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降低了走弯路的状况,但对小米这个由软件应用、操作系统和手机硬件所围绕的“木桶”来说,手机硬件的短板就是短板。

在前期工作中,小米还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将一个个硬件难题克服。但是,一旦小米手机上市,裹挟供应商、渠道商、用户和小米团队的庞大系统就开始运转。万一发生什么问题,将迅速对整个系统产生连带效应。小米如果还是200人的团队,在已经运转的系统中绝不够用。手机硬件领域的短板,有可能是小米潜伏的一颗“定时炸弹”,只有在实战中解决这颗“炸弹”,小米才能真正走上大道。

其次是小米手机的销量。

在小米的迂回路线中,小米手机是它的最后目标,也是小米做的所有事情的最终依附物。当目标水落石出,它能产生的效果——比如手机销量和市场接受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小米公司的成败。就像知名评论人Keso所说,“小米手机卖得好不好是有硬指标的。万一卖不好,小米公司的价值就将大大缩水”。

由非官方渠道获得的信息,小米手机将在2011年8月中旬正式对外公布,随后是面市销售。有消息称,这一产品可能将采用高通最新的双核1.4GHz SnapDragon芯片;前后双摄像头,后端摄像头为800万像素;4英寸分辨率为480X854的夏普液晶屏;手机整体为黑色,比传统Android智能机要长一些;在外框上有3个物理按键,分别是电源键、音量键和“米键”;而屏幕上则有可能在最下方分布着3个触摸按键,分别是Home、返回、电话键;搭载基于Android 2.3的最新MIUI系统;预计售价2600元左右。

卖手机,软件可能作为服务和维系用户的方法,但硬指标在销售环节至关重要。目前来看,仅硬件和价格,小米手机在市场上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可是在具体定位上,从7月12日小米披露的信息来看,将小米手机定位为“高性能发烧手机”,这一定位恐怕有过于狭窄的隐忧。小米手机不可能只为了给发烧者和专业用户使用,这一小众定位是否会影响小米手机的表现,还需考量。

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雷军和黎万强都解释了小米手机如此定位的原因:当前Android的深度用户基本都是发烧人群和极客,MIUI的受众构成也是如此。在新的手机消费潮流中,技术正在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技术往往意味着高端。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网等各种渠道,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专业人群和发烧友的选择和使用将起到一个比之前更强的示范作用。

但其风险在于,对广大不懂技术但追求数码时尚的人群而言,说小米手机是“发烧手机”,是否等于在对他们说,“这不是适合你们的手机”?某种程度上讲,小米手机的这一定位越成功,以后想要改变定位时就越困难,这会否锁死小米手机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定位?

现在看来,小米很有可能为市场上带来一款好产品,但好产品不一定等于成功的产品。摩托罗拉V3、苹果iPhone、HTC Desire,乃至三星Nexus S之前的成功,是从定位到硬件、软件再到整个运营系统和补给线综合实力的结果。而小米手机的起点即便有了“软底座”,与他们相比还是个孩子。

在雷军眼中,小米手机可以使用的“弹药”有3个——第一,小米手机将会是硬件不错、软件更好的好手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二,米聊和MIUI打下的用户资源基础将会部分顺移到小米手机上,甚至通过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语言版本、在国外发烧人群有一定影响力的MIUI,小米手机或许一开始就在国际上能有一些斩获;第三,小米的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会带到手机销售和服务这一环节之中。雷军投资的凡客、乐淘等B2C网站很有可能将会在重要位置进行小米手机的网上发售,而互联网上的广告投入、运营、营销、服务,这都是雷军和目前的小米团队最擅长之处。

对小米公司来说,在埋头苦干一年之后,这才是真正的开始。当小米手机开卖,整件事的成败在未来3个月到半年时间里。这是小米的“生死关”。因为小米公司从软件到手机的路线,目前仍然只是逻辑完美,还需要时间实践来进一步证实。

看似布局合理的背后,也隐藏着战线是否过长的疑问。即便小米手机可能成功,但这并不能解决米聊(及其他应用)、MIUI和小米手机“三箭齐发”的潜在问题。作为CSP的“炮手”,米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与腾讯微信等同类产品呈胶着状战斗下去,这个关键战场将牵扯小米许多精力。MIUI作为独立业务,要想向着更大目标前进,必然不能局限于只做网上发布、用户传播的ROM,势必要在越来越强的过程中,与其他手机硬件厂商乃至运营商、应用开发者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对小米手机本身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是互相促进还是相互冲突?

小米精巧的战略和恢宏的格局已经逐渐清晰,面对的挑战和风险也将此起彼伏的涌现。其最忙碌而幸福的创业第一年已经过去,而最艰难和痛苦的创业第二年已经开始。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雷军等人理想的实现与商业的成功要想同步达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从小米身上,依旧可以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从雷军开始,一群正在步入中年或已届中年的人,没有被社会磨平棱角,可以继续去追求梦想并为此冒险。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相信产品的力量和互联网精神的力量,去尝试改变原有的格局。

这就是一家理想主义的、让你有些担心的公司。不过,对一个变革者来说,有时候理想主义也是最有力量的武器。